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临床经验 >> 疑难病中药应用心得(七)三七

疑难病中药应用心得(七)三七

作者:精诚大医 来源:精诚大医 发布时间:2022-08-26 16:09:16 点击数:

 

三七是常用的化瘀止血药,其止血而不留瘀,活血而不破血,在瘀血与出血单独或同时出现之时,具有其它单味药不可比拟的优势。《本草纲目》首载其药,谓其有“止血、散血、定痛”的功效,可治金刃箭伤,跌仆杖疮血出不止者,亦主吐血、衄血、下血、血痢、崩中经水不止、产后恶血不下、晕血痛、赤目痈肿诸病。其药力甚强,疗效显著,古代多作止血药应用,其主治无论跌打损伤,瘀肿疼痛,还是各种出血,皆以化瘀止血为主效,临床运用十分广泛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七有很好的止血作用,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,并且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,减少心肌耗氧量,有明显、迅速的降压作用等等。多年临床应用,体会到该药可用于下列病症:

   (一)用于冠心病心绞痛

   用三七粉3g(冲服)配合瓜蒌、薤白、降香、丹参、桂枝、杜仲、鹿衔草、生山楂等,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交阻者,有明显的缓解疼痛、减少发作的效果。而且用一般化瘀止痛药效果不明显或作用不佳者,加用三七后其效果明显增强。部分服用心痛定、心得安或硝酸甘油片不能控制心绞痛发作,或效果不满意者,用三七后,均取得明显的缓解疼痛、减少发作的效果,证明其确有良好的化瘀止痛作用。

   (二)用于风湿性心脏病、二尖瓣狭窄

三七配伍丹参、炙甘草、苦参、桂枝、川芎、赤芍、当归、山楂等或加入桃红四物汤中应用。曾治一例16岁少女,患风湿性心脏病、二尖瓣狭窄,胸闷心慌,左胸部有时刺痛,关节疼痛,头晕,月经量多。以上方加减化裁,诊治6次,服药30余剂,两次心脏拍片对比,心界明显缩小,症状明显减轻,心慌心悸大减。

(三)高血压病

三七可配合菊花、生地、草决明、葛根、地龙、川牛膝、豨莶草、路路通等应用,有明显清脑降压通络作用,尤适用于有动脉硬化、冠心病等心脑病变同时存在者,效果甚为明显,曾多次应用,均取得较理想疗效。

三七配伍川芎、地龙、蔓荆子、白芷、桃仁、红花等,对顽固性头痛,刺痛久治不愈者,可收化瘀止痛之效。

   (四)用于中风

三七治中风,应用较广,无论是对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,皆为首选药物。脑血栓形成之中经络者,常以补阳还五汤加三七粉3g冲服,具有良好的益气活血化瘀之功;脑溢血者出血期,可单用三七粉化瘀止血;后遗症期,三七可配伍黄芪、当归、川芎、路路通、菖蒲、桑寄生等物,以消散瘀血。

(五)用于乙型肝炎

   乙型肝炎气滞血瘀型者,可用三七加入柴胡、白芍、枳壳、川芎、香附、鳖甲、三棱、女贞子、焦三仙等,有活血止痛、改善肝血瘀滞症状的作用。如一女性病人,患“乙肝”3年,经常胁肋、胃脘部胀满不适,嗳气,泛酸,纳差,大便不调,双目干涩,脉弦细,多方治疗,效果不显,辨为肝气郁滞,肝胃不和,用柴胡疏肝散加三七,6付后症状明显减轻,坚持用药1月余,症状基本消失。此后每遇“乙肝”病人,凡属气滞血瘀或肝气犯胃,致胸胁胀满疼痛或胃痛者,均适量加入三七3g,止痛作用明显增强。

(六)用于风湿痹痛

常用三七配伍黄芪、当归、威灵仙、独活、细辛、川牛膝、桂枝、淫羊藿等,发现其能缓解疼痛,可能与其增强化瘀止痛作用有关。

(七)可用于胃痛出血

三七对消化系统的肠胃出血有止血之功,特别是对胃脘痛(如慢性胃炎、胃溃疡等)或伴有黑便者,尤为适宜,它既可以化瘀生血,又能化瘀止痛。可配伍蒲黄、五灵脂、丹参、元胡等应用。临床如此治疗多例,均有很好疗效。

   至于古今之用于妇科崩漏、产后出血、刀伤、痈肿、跌打损伤、骨折等症,人皆尽知,此不赘述。

   三七之用法,张教授多用三七粉冲服,每天3g。此药冲服用量较小,节省药材,吸收较好,值得提倡。汤剂煎服,用量需大一些,一般610g为宜。曾有文章报道用三七粉一次冲服6g引起房室传导阻滞者。张教授1993年曾治一例严重肝硬化腹水男患者,病人曾误将每日3g的三七粉用到每日30g,连服7日,不但未见毒副作用,反而诸症减轻,效果明显。故三七的标准用量尚需继续观察研究。

总之,三七化瘀、止血、止痛,内外上下疾患皆宜,内服外用皆可,既止血又化瘀,一药二用,对于出血兼瘀滞疼痛者尤宜。

友情链接:     陕西省卫生厅 陕西省教育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